想起一件事,呵呵,听说你前日跑到太子殿下面前说我坏话?高僧啊,你这是想搞事情啊,咱们凡夫俗子都干不出这样的事,你一个世外高僧居然背地里诋毁别人,更何况,当初我在辽东时还救过你的命,你们倭国人对救命之恩就是这么报答的?”
道昭急了:“贫僧对佛祖发誓,绝对没有在太子殿下面前说过李县公的坏话,贫僧只是请求太子殿下开恩,将改良的稻种赐予我大和国,然后稍微抱怨了一下大唐上国对我们遣唐使并不热情……李县公,贫僧可没说过你一句坏话呀,足下不可冤枉贫僧!”
李素忽然有些犹豫了。
犹豫的原因并非道昭的解释,而是他突然想起了李治的话。
得罪倭国和尚无所谓,可惜的是,这个和尚还有遣唐使的身份,这样一来,道昭的身份便上升到政治高度了,遣唐使在大唐历来颇受朝堂君臣的重视,其地位几乎等同于一国使节,所以李素纵然对倭国并不待见,但公然逐客这种事还是不太敢做的,毕竟这和尚很会搞事情,长安城四处一哭诉,风言风语便来了,如今正是李世民即将驾崩,李治新封太子的敏感时期,李素也不敢保证自己惹了祸会不会卷入大麻烦。
想起李治的叮嘱,李素还是决定对这只倭国猢狲客气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