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们至今知之甚少。宽吻海豚在几个月大时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署名叫声。这种叫声很可能是在母亲鸣叫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用上几十年
都不会改变,但雄性个体有时会模仿群体中新伙伴的鸣叫。
海豚通过改变次声波的频率产生不同的声音,就是远在数千海浬之外的同类也能于大海深处接收此次声波;这与收音机调频信号的生
成原理非常相似。既往的研究观点认为,海豚像人类一样也需要学习发声。一般情况下,它们会对其他海豚的叫声进行重组、融合,从而形成
自己特有的叫声。
署名叫声的独特性使得它可以被海豚用来识别彼此,但这一想法尚未经过科学证明。
为了搞清署名叫声信号的作用,科学家需要对自由游动的海豚进行研究。这在实际操作上有相当的难度。按照此前的研究方法,要先
捕获野生海豚,对它们的署名叫声进行录音,从中识别出署名叫声信号,最后再将其放生,但是如何才能从快速游动的海豚群体在水下发出的
嘈杂声波中解析出这些特别的署名叫声呢?
科学家们在分析了观测记录后,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发现海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