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冲突是两种理念冲突,一种是想以思维理解一切,尽力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另一种却师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不得不说器修对莫闲影响巨大,因为器修取得辉煌的成果,但莫闲却了解越感到自己无力。
他想起自己进入太乙之时的感觉,太乙元神和虚空合一,他笑了,原来事情是那么简单,自己却以后天思维来思考这一切,思维不过是后天意识,浮现于冰山之上,借助万物的名以思考,不怪禅宗中有言语道断之说,何期自性本就具足,骑驴找驴,物体的名不过是人给予物体,并不代表它,糖水的滋味唯有自己尝,别人说破的舌头,糖是甜的,但甜是什么?如果一个人从未尝过糖,你再说多少,他也不能理解甜的感觉。
而甜就是后天思维所成,道家所说的哑子吃蜜就是这种感觉,一个天生的盲人,根本不能与其说五色的绚烂,他明白了自己习以为常的思维居然有着这样的缺陷,一切都像建立在沙滩上城堡,思维也好,感觉也好,只不过是一种幻像,那先天后天之别根本是笑话,自己赖以的一切,都是笑话,世界又一次痛苦,他终于明白,什么赤书玉文,为什么时候在太乙金仙时成就,而在大罗金仙来说,一切都不过虚幻。
纵是理性再高,还需要一个基础,那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