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周边的大致地形画一下,油井和煤矿都要重点标上,然后画一条线连到营地,必须要修路,想了下,又画了条线连到延河支流,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肉食要靠鱼肉供应,也得修条路。
连通了这三个主要地方,然后就是东南的田地了,都要开垦出来,种上蔬菜和玉米,不过既然要种地,就必须要修水渠了,打井抽水浇灌太麻烦,直接从河里抽水上来,然后通过水渠输送,几台锅驼机就足够了。
你说天旱河里没水?怎么可能,这种足够资格在地图上显现的河流怎么可能完全干涸,古时候的缺水和我们现在理解的缺水是不一样的。对现代人而言,水彻底干了才能算是缺水,不然有一滴水也能给你抽起来,但对没有抽水机的古人而言,只要河水水位低于沟渠的高度,池塘干涸,就是大旱。
其实在古代,只要勤修水利,再搭配上水车这样的东西,就不会怕干旱,就是在这个时代,明末著名科学家、数学家徐光启就曾在天津兴修水利,把一片荒地变成了良田,粮食都比别的地方多收了几成(好像是施过肥),如果当时明朝能把他的水利方法推广到陕北,也不至于有饥荒,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徐光启离开后,他营造出来的良田很快就被周边大户侵占,但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