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说《江淮公报》是一份大报,最关键的原因自然是级别高,这份报纸一直由江宁留守督抚署主办,前身是姚督军当年创办的《江南公报》,论政治地位在整个江宁府甚至整个江苏报业内绝无仅有。
留守督抚署一切可以公开的重要信息与报道都会登载在《江淮公报》上,不仅是时锦炎时留守,上至江苏巡抚、江苏江宁两布政使下至不入流的杂职,案头必然会备上一份江淮公报。
但是在另一种意义来看《江淮公报》又是一份不折不扣的小报,上面登载都是留守督抚署的公式文书与报道,实在没有什么可读性,所以销量与影响力在整个南京报业之中向来是倒着数。
而且这份报纸在省内的地位与江宁留守一样难堪,不管是省里还是府里都会优先考虑自家公报的销量,对于《江淮公报》自然就照顾不周鞭长莫及。
《江淮公报》原来是日报,但迫于形势已经改成隔日出报,但是即使如此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每期出报四千份才能维持成本,但是除了固定的两千余户公家订户之外,每期真正的零售销量只有几百份而已。
每月结算的时间江大主笔都会把焦头烂额把下面的主笔、访事骂得狗头喷血,只是今天的形势却是完全不一样,虽然还没有到月底的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