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球,怎么说司隶校尉都是大汉朝数一数二的高官显贵,可问题是阳球身后的阳氏家族太弱了。
在朝堂上没有强硬的可靠盟友,一旦从司隶校尉的位置上退下,谁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不像世家豪门出身的大臣,就算在朝堂混不下去了,他们回到家族依旧是地方上呼风唤雨的大人物,能够左右一地甚至一州政局的存在!
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机会合适的话,他们自然不会介意另投高门,当然不会跟旧主闹得太僵。
只要阳球不太过苛刻的话,大家宾主一场好聚好散才是此时的主流玩法。
像后来的何进何大将军,他的府中幕僚班子名头极大,哪一个都是名声不小的名士,相是曹操这样出身的家伙还得排在后头。
只是可惜,何进被士人集团玩弄于鼓掌,根本就不知道他的所谓幕僚班子,其实全都怀有异心。
尤其是袁绍这厮,这时已经起了取汉而代之的心思,不然也不会给何进提出召外兵进入雒阳的馊主意。
闲话不提,再说阳府一干幕僚为了表现,一个个慷慨呈词对几位大宦官厉声痛斥,表明了与宦官们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尽管他们的话很空,可架不住他们‘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