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盛事之景下也隐藏了不少隐患,不过掩盖在繁华似锦的巨大成功之下,暂时还不用担心会影响到大将军府的统治。
不过很显然,像郑浑这等时刻都冲在地方第一线的部员,对于地方上的种种陋习体会极深,不然也不会在他跟前大吐苦水。
还是老麻烦,总有不肯合作,不愿将地方话语权让出的地方豪强,仗着根深蒂固的利益纠葛,还有与地方官府密切的联系,不将大将军府的某些政令放在眼里,甚至还主动出手对抗。
荀或只想说一句,这是自取灭亡之道!
大将军可不是好脾气的主,当然一般他也不会胡乱针对,还是愿意讲道理。可谁要是自以为有道理,不将大将军府的政令当回事,他也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无动于衷。
随着时间推移,大将军府当初在豫州等地大开教化,普及蒙学馆和县郡州三级公学体系,经过十几年的默默耕耘,已经铲除丰硕成果。
每年毕业的公学学生达到数千,除了少部分自有去处之外,大部分都进了大将军府的官吏体系之中,他们有知识有想法,有冲劲有能力,很快就在基层斩露头角,充斥在大将军府治下八州各级衙门之中效力。
此时的公学毕业生,虽然没有身居高位的,可底层和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