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大战期间,晋商也放了很多的印子钱,并且是用粮食券担保的。
因为当时晋商也需要粮券打压粮价疯涨的势头,再有他们也盘算了,如果不小心失败了,粮券继续疯涨,手里握着大把的粮券,还能弥补一些损失。
当时看起来很英明的决定,此时却成了天大的麻烦。
由于粮券迅速下降,老百姓稍微计算一下,他们借的印子钱已经比粮券的价值还高。既然这样,谁还还钱啊,不如就把粮食券留给票号。
反正这么多年,大家伙都比钱庄欺负苦了,十两银子的抵押,往往只能贷出五两银子,现在好了,十两变一两,老子还赚了四两!
不占票号的便宜那才是孙子呢!
百姓纷纷赖账,弄得四大钱庄现金严重不足,他们又要吞下赵旭等人留下的空白,方法就只剩下一个,那就是逼着苏州的商号店铺原价吃下票券,从他们身上挖肉补疮。
而苏州的票号背后又是苏州的士绅集团,弄清楚了背后的利益纠葛,情况就很明显,晋商怎么会高抬贵手,放过苏州的大户呢。不但不在乎他们的祈求,还把屠刀高举,张开血盆大口,要挨个挤跨商号,把苏州的商业都揽入自己的怀中。
事到如今,士绅大户总算是如梦方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