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小臣读书以来。家父时常称赞,说进步极快,孺子可教。小臣的师父荆川先生却屡屡责备,说小臣连皮毛都没领会,不堪造就。家父和师父言词虽然不同,可他们对小臣都是一片爱护之心。长辈教导后辈。有和风细雨,有疾言厉色,只是望子成龙的一颗心是不变的。起止凡夫俗子,就连佛家也有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小臣以为太祖留下祖训,所为者。就是大明江山千秋万代,就是为了后辈子孙能治国有道,为了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至于开海禁海,不过是手段而已,太祖之时认为禁海更能实现目标,到了如今,似乎开海更加有利,陛下又何必犹豫呢!”
这番话说得朱厚熜心花怒放,眼前一亮。
所谓手段,就好像是穿丝绸衣服,还是棉布衣服,凭着喜好就行,只要穿暖不冷就可以了。
老朱同志留下的祖训,是为了子孙好,总不会成心给子孙添乱吧?
顺着唐毅的思路,不光是海禁,其他许多祖训,只要嘉靖想,都可以此为借口,给悄悄改了。
嘉靖甚至想到如果这套论调提前三十年出现,或许大礼议就不会绵延那么长的时间了。想想不久之前,看唐毅的奏疏,说他有宰辅之才。当时不过是一句戏言,经过这一番奏对,嘉靖对唐毅的好感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