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匠户,要花的只是料钱,别忘了各地还要进贡珍珠,珊瑚,玛瑙,玉石……实际上要花的钱很少很少。
最初有了多余的银子,大家伙分了,后来他们发现只要沾上了宫里的名声,拿到外面,最普通的金镯子,也要身价倍增。
这帮人就每次让工匠多做,然后以质量不合格的名义淘汰,再择机拿到宫外的私店,贩售换钱。
唐毅和隆庆遇到的那种店铺,京城不小百余家,光是滕祥一个人,就弄了二三十家,他当司礼监掌印之前,是个穷光蛋。
爬到了司礼监掌印,前后三年多,在京城置办了五处宅子,手里的存银七八十万两之多。
其他的几位大珰也都差不多,一个个脑满肠肥,胆子越来越大,光是这么捞钱,他们还不满足。
外面不光喜欢宫里的东西,还喜欢朝廷大员的书法作品,想要沾沾贵气。
就拿严阁老来说,他生前就写了不知道多少匾额,很多人都重金相求,徐阶比严嵩收敛,也写了不少。
唐毅柄政之后,下过严令,不准朝中大员题写匾额对联,也不准收取润笔费,否则一律以贪墨论罪。
唐毅身体力行,他从来不给别人写东西,家里管的也严格,轻易不会有书法外流。很多人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