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冷酷形成鲜明对比,女人的死亡与红裙的鲜活形成鲜明对比,狂风骤雨与生命消逝形成鲜明对比。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可以看到城市的朦胧灯光笼罩之下,在背景高楼里有这一起群体斗殴事件正在发生,而周围的人都在围观着,并没有人报警,就好像‘搏击俱乐部’一样。
仅仅只是一个画面,施特雷洛就用色彩和光线迅速勾勒出了这座城市的面貌,甚至是两个角色的性格和处境,根本无需台词,也无需配乐,画面就已经讲述了故事,一切都摆放在那儿,等待着观众的细心发现。施特雷洛的画面总是有弦外之音。”
这篇评论来自于大名鼎鼎的罗杰-埃伯特,继“借刀杀人”之后,罗杰又一次撰写了专业评论,刊登在了自己的个人网站上。仅仅是这一个细节就可以感受得到,罗杰对兰斯的推崇和喜爱。
在评论之中,罗杰按照常理出牌,对“罪恶之城”的影像风格进行了分析,但分析角度却显得与众不同,将兰斯作品对镜头的运用上升到了理论高度,第一次让人们感受到了兰斯作品的独特。除了“后天”之外,兰斯的其他三部作品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这也让外行人们第一次真正地窥见到:为什么兰斯能够连续两年赢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
不过,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