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1967年的“雌雄大盗”则是反英雄文化和剧本架构的颠覆,1975年的“大白鲨”和1977年的“星球大战”标志着商业电影新纪元,1994年的“低俗”带来了叙事手法的创新和独立电影的崛起……这些电影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在当年备受瞩目和肯定,奥斯卡纷纷给予提名肯定,但结局却全部落败特指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如此看来,2006年的动荡不安也就不足为奇了。即使没有“狂暴之路”的存在,2006年的“阳光小美女”和“通天塔”,2007年的“老无所依”、“朱诺”和“血色将至”,一直到2010年的“社交网络”,都在延续着这种阵痛期的混乱局面。
归根结底,颁奖季只是一面镜子,折射社会变迁、文化变革、史变动的镜子;包括奥斯卡在内的颁奖典礼,反应的是电影产业不同侧面对阵痛期的态度和立场,奥斯卡之所以特殊,不在于它的史悠久,而在于它的庞大会员基数,超过六千名会员的投票,体现的是电影产业的勇气、魄力和锐利。
它错过了“公民凯恩”,错过了“雌雄大盗”,也错过了“低俗”,还错过了“断背山”,那么,这一次,它会错过“狂暴之路”吗?
从上一世的发展结果来看,它终究还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