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家庭的衰败、腐朽的景况,她对古老中国社会的某些侧面有了较深切的体认,世态人情的悲凉,生存的无奈与哀伤,也深深浸润了她的心灵,对她日后的创作影响甚大。
另一方面,置身于这样的家庭,张爱玲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的陶冶(古典文学的训练,以及传统文化风习的耳濡目染——包括封建家庭的礼仪、习俗、服饰、器物等,在《金锁记》等作品中,可以看到她是何等熟稔!),又接触过西方文学艺术,自小即在中西文化方面打下了较宽厚的底子。从收入《流言》的许多文章中,随处可见她对诗、、电影、美术、音乐、舞蹈和中国戏曲,均有较高的鉴赏力、感受力,和丰富、活泼的知识。她很早就爱画画,也学过音乐,尝试写过各种类型的。关于这方面情况,可参看她的《天才梦》一文。她在这篇自叙传一开头就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她的这份天才终于在文学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张爱玲中学就读于圣玛利亚女校,在这里,她首次在校刊《国光》上发表习作:《牛》、历史《霸王别姬》,以及一些书评,其文思、笔致、才情,令人瞩目。
经过一段刻苦学习,她考上伦敦大学,受阻于战争,未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