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的目标是董袭,这次王灿的目标却是孙翊。相比于孙翊,或许董袭的武艺和韬略都更优秀,更加的初衷,但董袭不是老资格,还只是孙坚帐下的小将,而且孙翊还是孙策的第三子,身份大为不同,更需要慎重对待。
王灿离开了营帐,去安排将士准备。
……
南望山西面,二十里外。
孙翊率领一万士兵抵达,却没有立刻发起进攻。
一开始,孙翊麾下只有三千士兵,但他离开柴桑的时候招募了四千士兵,在蕲春县又搜刮了两千士兵,在沿途又征召了一千人凑齐了一万士兵。
虽说兵源驳杂,却也凑足了数量。
孙翊骑马停在原地,身旁站着一个校尉。
孙翊问道:“南望山的情况如何?”
校尉抱拳回答道:“三公子,目前南望山被蜀军围得水泄不通,全是黑压压的蜀军。我们只能远处观望,不能上山去探查情况。不过,看山上的动静,的确有人驻扎,应该是董袭将军率领的士兵在上面。”
孙翊说道:“南望山四面的情况有什么差别吗?”
校尉回答道:“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南望山北面的位置是王灿的大营所在的地方,兵力最多,将领最盛,其余三方的兵力稍弱。我们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