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支王牌部队外,大部分都是杂牌军。
在淞沪八一三抗战国民政府投入正规军70余万,日军投入30余万,国民党把最能打的部队都砸到了淞沪战场,当时国军根本没有现代化的军事体制和思想,桂系的精锐部队甚至进攻前团长给战士训话,准备士气大振去打鬼子,结果被飞机发现一顿炸弹,整个团给炸的失去建制……
人家有飞机又远程炮火,想怎么样打就是怎么样打,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这就是差距。
当时,日本的陆炮肯定是不如美国的,毫无疑问,而且炮弹严重不足,但这和国军抗日有什么关系?当时国军抗日时候基本没有大量使用美制火炮。
抗战期间的国民政府军用美军火炮和日军对抗的机会总体来说不太多,淞沪的时候用的是德国造火炮,只有缅甸远征军用过一些美军的迫击炮和小型轻炮,重炮是没有的,缅甸也不适合重炮跟随机动,还是空军支援更多。国内战场在大反攻以前的外援都烂在滇缅公路了,国军哪来的美制重炮和日本人对轰,好不容易弄几门来自己又生产不出炮弹,还要进口,无法形成有实际意义的运用规模,这种比较没什么意义。
正是在这种差距之下,足以和美国抗衡的日本军队却硬是在中国陷入了拉锯战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