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兵投奔公孙瓒。当时袁绍才是冀州牧,公孙瓒很忧虑冀州人全投靠袁绍,很赞赏赵云来投奔他,问赵云:“听说冀州人都想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
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
要知道当时的公孙瓒在幽州一带名声很大,就连鲜卑人因为公孙瓒的威名所慑,纷纷率部跑出塞外,不敢再跑到大汉疆域内放牧。
更有一次夜里,边关附近的小城被一伙饿疯了的鲜卑人包围。公孙瓒本人长得很帅,声音又极为浑厚。隔着城墙公孙瓒的声音被鲜卑人听到,一听是公孙瓒的声音,这伙鲜卑人当即就逃了。
塞外的鲜卑人很是憎恨公孙瓒,但又对公孙瓒很畏惧。于是找到画师画下公孙瓒的画像贴在草人上,鲜卑人纵马骑射,凡是有一箭射中草人上公孙瓒画像的,无不欢呼万岁。
可见公孙瓒对鲜卑的威压达到了何等的程度,使得常年侵掠边关的鲜卑人只能躲在塞外,用一种yy的方式,宣泄着他们对公孙瓒的畏惧。
那时候鲜卑人时常侵掠边关,公孙瓒能威慑鲜卑人,那么在边关百姓眼中,公孙瓒就是大英雄。而且公孙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