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参加朝会的就更屈指可数。年纪轻轻就已经在京城官场沉浮过的北凉寒士孙寅。
孙寅继续调侃道:“姚大人你也真是书生意气,挑这个时候当忠臣,活该人走茶凉。”
老人自嘲道:“做忠臣还要挑时候?”
孙寅点头一本正经道:“可不是,出门前要翻黄历看时辰的。”
老人一笑置之,“那样的忠臣,我做不来。”
孙寅幸灾乐祸笑道:“姚大人有了退隐之心,其实是好事,我孙寅是在国子监倒下的,成天都想着啥时候从国子监东山再起,左祭酒的座椅空了,我才有机会。就冲这个我孙寅也得跟姚大人当面道一声谢。”
出人意料,老人没有恼羞成怒,反而点头道:“你孙寅去国子监也好,我算是明白了,国子监就不是我教书的地方,因为那里早已经不是读书的地方了。”
孙寅惊讶道:“姚大人该不会是想辞官回乡吧?”
老人笑道:“我又不傻,这个时候回得去?才打了一朝廷耳光,马上又来一次,我姚白峰有几条命?”
孙寅啧啧道:“原来姚大人读书读得不谙人情世故了,到底还没到无药可救的地步。”
性情刻板的老人破天荒玩笑道:“难得现在还有人乐意拍我马匹,我谢谢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