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对,距离大概三十米。怎么?有什么问题?”
耶兰气急败坏地叫着:“刚刚做的探测,井口到玉棺,深度为一百六十米。现在看来,深度将会变成一百五十米的样子—— 就是说,几分钟内,玉棺自动上升了十米。这种匪夷所思的问题该如何解释呢?”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铁娜已经迅速接口:“这样太好办了!风先生,不妨用你们中国古人的绝顶妙计‘刻舟求剑’好了。在井底做上明显的尺度标记,如果玉棺真的在上升,那就……”
她又用英文骂了一句粗话,因为这种“上升”的理论根本行不通。
如果玉棺可以无限制自动上升的话,根本无须有人下井救人,直接等它上升到与井口持平的位置,伸手就能把藤迦拉出来,那样岂不省事的多?
耶兰无可奈何地长叹:“有钢丝绞索为证,我总不会让人故意将钢索截掉十米吧?”
一分钟后,铁箱距离玉棺还有两米多高,我命令耶兰停住绞盘。
“怎么样?怎么样……”苏伦一直在忧心忡忡地询问着。
很多问题,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解答,比如高度上升问题,我发现很多红色的笔画突兀地被截断在玉棺与石壁的交界处,应该充分证明玉棺曾经在符咒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