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细一致,看上去中正平和,毫无个性。
两汉之前,便是天下诸侯并起的春秋战国年代,与古琴的来历倒是颇为吻合。
如果可以凿下样本,送交专业的地质实验室,就能得到石刻的确切年代,不过并没有那个必要,因为这里很明显存在一个巨大的矛盾——石柱的加工工艺非常高明,即使是使用现代化的刨床、铣床工具,都不一定能制造出如此浑圆匀称的东西,何况是科技力量贫乏的古代?
换个方向考虑,石刻年代古老,而石柱的产生属于近代,两者虽然放在一起,却不是同时代的产物。
正常的思维观点,应该是倾向于后者的,但我对这种显而易见的结论并不赞同。那些石柱存在的用意是最重要的,它们绝不会仅仅用来做支撑洞顶的支柱,而是具有某种特殊的功用。
“风,我似乎能找到一点点线索了,以证明那些石柱的意义,但需要得到所有石柱的资料才能进一步断定。”顾倾城的眉头终于解开了。
我此刻是站在隧道入口正中的,洞里不停地涌出南风,吹得我衣衫乱飞。有风出现,至少证明隧道的另一头有出口,而不会是完全密封的,一瞬间,我也觉得思想像是开了窍一样,豁然开朗。
“要不要进洞去看一看?”顾倾城善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