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俄军的军备供应问题不大。沙皇曾靠俄国的工业供应了近千万人的庞大军队。沙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及拥有步枪一千一百一十万支、机关枪七万六千挺、野炮一万七千门。其中有百分之十流入红俄军队手中。这意味着即使工厂不再生产,红俄军也至少拥有一百一十万支步枪和七千六百挺机枪。与军备和工业品的供应不同,农产品的供应问题较大。特别是在战争早期(一九一八年),余粮征集制还未能广泛推行,许多地区的农村苏维埃有抵触情绪。而白俄军又占据了广大的农村,对铁路交通的切断也较为容易。所以莫斯科和彼得堡曾一度出现存粮仅够三天的窘境。
除了军备和粮食,兵员的供应一直问题不大。工人和农民是红俄军取之不竭的后备兵源。新政权的基础,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至于广大农民,最初从红俄手中分得了土地,满心欢喜。但红俄军的余粮征集制使他们认为:“土地是我们的,粮食却是你们的,那有土地又有什么用呢?”但另一方面,白俄军的高压式抢掠;也同样引起农民的反感。总的来说,农民(富农除外)处于摇摆的中立,摇摆的程度,视各地余粮征集制的激烈程度和白卫军烧杀恫吓的残忍程度而定。
概括来说,大城市的占领和余粮征集制的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