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集体农庄,如果反抗就给予血腥暴力镇压。这就是斯大林所谓的美好生活吗?不,不是这样的~~~”
当时大部分苏联人还是生活在农村,而斯大林的集体农庄政策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抹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没能对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消灭富农的政策过激。外加斯大林接着乌克兰饥荒时乘机搞种族灭绝,所以卢卡什诺夫的话引发了极大的共鸣。
谢苗诺夫趁热打铁,命令航空兵空投了5000部收音机到安加尔斯克,只要一打开收音机,哈卡德罗夫斯基和卢卡什诺夫以及沙皇阿列克谢一世的讲演就会滔滔不绝地传播。尽管费克连科下了大力气收缴收音机,还是由不少苏军士兵暗中收藏了一些。而且,收音机可以没收,可白俄军的大喇叭没法没收,总不能叫所有士兵把耳朵都堵起来吧?
尽管如此,苏军士兵们还是拼死作战,因此在战时的苏联根本没有"战俘"这个概念,只有“逃兵、祖国的叛徒和人民的敌人”。他们的家人会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做苦工。苏军士兵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光荣的战死,二就是成为彻头彻尾的叛徒。
眼看安加尔斯克久攻不下,谢苗诺夫只能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他向国防军观战团要来了一批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