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这种敏锐的发现缝隙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干部,就他看来在苏联并不多见。可能是因为克格勃干部总是和外国人接触,所以才有这种宽阔的眼力和思维。
勃列日涅夫不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不代表他不会这么做,只不管通常的时候更愿意换一种方式来工作,该动手的时候勃列日涅夫从来都不会手软,哪怕是面对任何人。
但在平时勃列日涅夫更愿意和干部私下交流的方式了解一个人。对于谢洛夫这个毫无疑问的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勃列日涅夫的评估就很高,对于共青团干部勃列日涅夫有着自己的评价。年轻干部虽然看起来都非常有能力,但他不认为这是共青团的功劳,其实在内心中勃列日涅夫认为共青团的干部成材率并不高,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眼高手低的家伙。之所以造成了声势浩大的样子,和谢列平的识人和经营有很大的关系。
苏联的共青团干部庞大无比,真正发挥自己作用的其实并不多。这些人云集在谢列平的身边造成了一个假象,让谢列平看起来特别强大。不是说谢列平的势力不强,但勃列日涅夫认为只要找准机会完全可以通过手段瓦解掉,真正有威胁的就是那么几十个干部……
谢列平朋友中,勃列日涅夫都有一定的了解。最亲密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