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东西倒是没有多么迫切。
“说严重确实算严重,说不严重其实也不严重!”谢洛夫看了一会用模棱两可的口气回答道,就算是没有这批粮食苏联也饿不死人,其实这批玉米可能大部分不会成为人类的食物,天天吃大米白面的人倒是不罕见,天天吃玉米的人谢洛夫目前还没见过。
这批玉米除了一少部分之外,大部分应该会成为家畜的食物,用来恢复苏联两年来因为浮夸风被宰杀的牲畜。而恢复的牲畜会成为肉类供应的一部分,让苏联人民不会因为肉类供应减少而抱怨。换句话说苏联的粮食问题和一般国家的粮食问题不是一回事。苏联之所以需要粮食也并不是有面临饥荒的危险。
因为玉米运动的失败,导致了苏联的家畜没有食物,没有食物就不会长肉,人民吃不上肉就会不满,这和如果没有这批苏丹的玉米就吃不上饭完全是两回事。今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应该和今年的中国差不多,根据克格勃的统计目前苏联是一亿八千万人。
苏联的农业确实比较弱。那是和美国相比的,苏联的人均粮食消耗是二零一五年中国的一点八倍左右,这是因为虽然平均产量远远赶不上其他国家,但苏联地多。别的国家一公顷产的粮食多,苏联可以种两公顷。但这种碾压的态势对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