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苏州府这边,因为偷税漏税实在太过猖獗,本就很低的商业税收还不断缩减,以至于挪借其他银子填补。当时万历皇帝所派太监孙隆这才要打击偷漏税行为。
    当地黄建节、汤莘等人投附孙隆,提议对丝织业征税,每机一张,税银三钱。这应是指一年收税银三钱,是相当合理的提议。
    可是,就这么一个事情,突然就爆发了,冲击衙门,打死了黄建节等人,抄掠了借钱给黄建节的乡绅丁元复家。孙隆吓得躲到了申时行家两天,然后乘小船逃到了杭州,辞掉税务之职,从此再不去苏州。
    事实上,这个民变之初,哪怕民变闹得最凶的时候,只要当地官府尽心的话,就绝对不可能在朝廷重镇出现这种情况,分分钟就能镇压下去。
    然而,当地官府压根不管,根本就是敷衍了事。甚至当时的刚升为四川按察司副使的朱燮元,求救到他这里,让他去平定暴乱,结果他说“兵以御外寇者”为由,反对用兵镇压,最终暴民得逞。
    由此,各地封疆大吏,纷纷说是皇上派得矿税太监横征暴敛引起了苏州民变,要是不赶紧撤了,回头搞不好会有更多麻烦事。就这么的,万历皇帝最终不得不撤了各地矿税太监。
    崇祯皇帝就是基于这个事情的教训,特意从三大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