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车道,另外在公路边上再预留出铁路。等到火车试验成功,再开始修铁路。
作为一个预知未来发展的穿越人氏来说,崇祯皇帝觉得这种规划是理所当然的。要不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进行修修补补什么的,那样付出的代价反而更大。
这个时候,他的意志不可动摇,底下臣子,最多是问问清楚,并加以补充完善,而绝对不是否决。
在崇祯皇帝的强势之下,轰轰烈烈地重塑大明运动,便在这崇祯二十年开始了。
在崇祯皇帝所划定的路线内,按照如今水泥厂的生产能力,开始设置水泥厂,以供给各段道路修路之用。
这个水泥厂,并没有采用股份制,而是朝廷直接掌控。
当然,不管怎么样,水泥厂是要资金投入的。而这个钱,朝廷国库出一部分,另外的,则把水泥卖给沿途的有钱人家。
水泥修筑的房屋,道路什么的,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新奇,有面子的事情。再加上实用,以及比木头房子要更好的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可以说,水泥绝对是受欢迎的商品。
而在人力方面,除了卫所革新而来的工程兵之外,还要当地官府在农闲时候安排劳役进行修路。这其中,工程兵是要付饷银之外,劳役是不用付报酬,甚至还要自带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