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接一个地开。内阁六部,司礼监的太监等等,几乎就没有离开过文华殿,禀告着这三年来做的事情,执行旨意的情况等等。
崇祯皇帝虽然有窃听系统能掌握国内的情况,但是,有些细节上的事情,还是要当面听臣子说,及时问,才能真正掌握。因此,这种会议,崇祯皇帝也是没法略过的。
最为重要的事情,一是三年来的国库收入和支出,这是帝国财政相关,容不得马虎,必须由皇帝亲自掌握。让皇帝对于帝国的未来财税国策做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第二个事情,就是这三年来,大明的基础建设情况,包括铁路和公路的修筑情况汇报,通过地图的方式,更能让崇祯皇帝了解情况,并掌握每个地方的修建细节,从而让他做出以后基建的规划提供参考。
第三个事情,自然就是关系到大明军队的整编,这是军权,当然要皇帝了解并做出指示。
剩下的事情,就是科技方面的成就和美洲的情况这些了。
一直开了五天的会议之后,崇祯皇帝才算大概过了一遍情况。对于他不在京师的这三年里,底下臣子所做得事情,他还是感到满意的。
随后,他首先做出了人事调动。
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年纪太大,无法再统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