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大都是大明特有的那种福船。
看清了这个情况,这些百姓不由得都站了起来,情不自禁地挥手,用他们的热情欢迎来自东方的朋友。
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他们都是懂的。只有大明来的人越多,他们在这里的日子才能过得越稳固。要不然,如果敌人大举来攻,兵力太多的话,明军人数太少,终归是不踏实的。
在挥手的同时,他们也好奇,这次过来这么多船,到底来得是什么人?
这支船队倒不是来自大明本土,而是原本参战的那支运输舰队,将近两千来艘。他们在打完战事之后就返航,回到了洞吾造船厂那边进行维护。
随后又从洞吾运粮食,但是,更大的任务,却是接应从大明东南沿海过来的船队,就在洞吾这边进行交接。
这个交接,当然不是要把船上的物资进行搬运,而是船只的交接。由洞吾巡抚张煌言进行掌控,是一艘对一艘还是一艘对两艘或者更多,就是要平衡两边的船只数量。
这一次的船上,就来了去波斯就任地方官的大明官员。
这和去藩国当官不一样,吏部是要考核选拔的。有出规定,去海外行省担任多少年官之后,升迁会更快。而不是说,只要秀才举人什么的,只要读过书的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