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给予谢玲珑鼎力支持,竟是每家派出十对夫妻来到先生。
从长安学府考出去的一、二甲进士为了支持谢玲珑,纷纷辞官来到燕州学府,愿意终身为河北道培养人才奋斗。
平唐帝国各地几百位隐居的名士闻讯而至,要帮谢玲珑打造帝国第二座超级大学府。
河北道六大城府贫苦百姓家里五千余名孩子、三千余名龙神军将士的儿女、北寒之地李家军一千余名子弟,成为燕州学院的第一批学生。
谢玲珑为学生提供了免费的住宿,还给女学生每人每天发两个铜板。
不同的是这回学生一日三餐所吃的饭菜,主食是灵米、灵面,菜、肉一部分是灵物,一部分则是来自燕州的农村。谢玲珑不可能长生不老,永存于世,不能让学院的学生形成只食灵物的习惯,另外购买村民的菜,给村民创造财宝,鼓励他们种菜。
五月,整个河北道越往北行天气越凉爽,喜都比燕州的温度低,是避暑之地。
众人集体去喜都游玩七天返回。镇东王府喜事连连。
龙游军军舍建成,首批近三万家眷搬到新居。钢船模型试航成功,将要正式制造。百姓春季种的白菜获得大丰收,水稻成活率极高。燕州、燕都的水库建成,灵水正好解了旱情。各城府的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