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人是谋取台阁之位,那么他们的人选必定就在其中的,到底是哪一个呢?
他的目光落在了吏部选定的那几个人身上,对他们背后的势力也一清二楚。
这些人都清清白白,实在没有明确的指向。
出人意料的是,永昭帝很快就定下了中书令的人选。
而且,这人选,并不在吏部的呈上去的备选官员当中。
第382章 悲悯
中书令一职,落在了太仆卿裴鼎臣的身上。
裴鼎臣不属于朝中任何一方的势力,与太子、五皇子等皇子公主,也没有什么往来。
裴鼎臣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已经到了可以致仕的时候。
他为官的经历也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从科举入仕开始,最后累官至三品大臣,和许多官员一样。
先帝驾崩之时,他便是一方刺史,后来皇上登基之后,对他不算贬斥,也不算重用。
他和朝中其他同龄的官员一样,都是兢兢业业熬着资历。
从地方刺史到一道观察使,再到京兆六部,然后升任太仆卿,掌管大安朝的牧马政令。
熬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裴鼎臣一步一个脚印,不疾不徐地走着,在大家都以为他即将致仕的时候,他却踏上了台阁之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