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得知登基的二十一皇子的年纪还这么,百姓们就更加愕然了。
只是,愕然是一回事,实际生活又是一回事,这些事情对他们来都太遥远了。
就和他们先前很容易十皇子登基一样,只要他们的生活没有起什么动荡变化,他们也就欣然接受了。
真正动荡变化的是朝堂。
所谓一朝子一朝臣,在郑云回视朝之后,京兆朝堂可谓经历了一番大洗。
有许多官员被罢职了,还有的身陷牢中,也有许多官员被迅速擢升,替代这些被罢职被问罪的官员,用最快的速度,稳固着朝廷的架构。
裴鼎臣还是中书令,顾名璘依然还是门下侍中,而新的尚书左仆射,则是河东道观察使秦昉。
秦昉主政河东,又是前京兆尹,擢升为尚书左仆射,无论是从资历还是政绩来,都无可指摘。
只不过,朝中官员还是觉得有些疑惑这个位置,怎么是秦昉呢?
秦昉向来中立,并不是当初纯妃一系的官员,也没发现其和汪印有什么特别往来。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早在永昭十八年之前,当初秦昉谋划搬迁京兆府的时候,中间就由汪印多番斡旋相助。
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最为重要的是,秦昉的确有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