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和楚国卯上了,然后晋国就大会诸侯,但所有都来了就是没见郑国参加,这种典型不给面子的行为,晋国君主肯定就怀疑郑国有二心了。
郑国国君于是写了一封信给晋国国君说:我国虽小,但三年来多次朝见晋君,以人臣之礼相事,已尽了最大的诚意,但是你们还是怀疑我们的忠诚。
现在我们郑国的处境是前也怕,后也怕。
既害怕楚国来攻,又担心晋国来犯,当我们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就像被猎人追捕的鹿一样,为了活命,匆忙之间,无法审慎选择庇护之所。
如果晋国过分威逼,郑国在穷途末路之余,即使会走上灭亡的下场,也会用全副兵力抗晋,或倒向楚国。
这个故事出自于《左传》,就是成语“铤而走险”的出处,就好像郑国君主所说的,人一旦被逼急了就会做出许多平时根本不敢想的事情,所谓的狗急跳墙就是这个道理。
自杀管理总署,距离,把众人逼近也只有半步的距离,更何况现在这种环境,相信如果真的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个银色金属,全是试验器皿的环境,敢动手的人肯定没几个,这也是我们在之前压抑的仓库中没有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