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祖大寿祖家,吴三桂所在的吴家,都是身家过百万两,给他们种地的军户超过万户的超级大军头,他们的家丁就有好几千人,而且全部是骑兵,辽西将门的将领打仗全部是靠克扣营兵的军饷来养家丁。
    这等事,说是违法,但已经成为默认的潜规则,象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当面和崇祯讨论军务时就直说了,他的军队,只有养的几千家丁管用,别的人,不堪一战。
    辽西的关宁兵最富也最紧要,然后是蓟镇,宣大,现任的宣大总督卢象升是一个好官,任总督后,充实兵甲,训练士卒,他麾下的五六千骑兵十分精锐,装备也不错,宣大总兵杨国柱的兵马装备不错,也可堪一战。
    再然后便是大同镇,也就是晋军,然后是榆林镇,也就是秦军。
    这几个军镇,装备差一些,待遇也差一些,拖欠半年军饷都是常有的事。不过晋军和秦军就没有辽军的本事大,他们老老实实的听命行事,东征西讨,从来不和朝廷讨价还价,而秦军和晋军的战斗力,老实说,并不在宣大镇和辽镇之下。
    这些北方军镇都是朝廷的基石,论起战斗力当然是远在承平的南方之上,而山东处在南北之间,地位就十分尴尬了。鲁军的补给不给,装备更差,不管是南京的工部武库还是北京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