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在脑中一样。
叶曙青他们所惊讶的,在张守仁看来,只是明朝的将领在预判能力和情报归纳分析等一系列的军学上头,实在已经是很落后了。
象几十年前最著名的萨尔浒一战,明军莫名其妙分成四路进击,而且在事前大张旗鼓,不仅把进军的路线,还把每一路的将领,人数等细节全部写在榜文上,这样努儿哈赤和他的建州部落对明军的动向一清二楚,细作把明军的进军路线图写的清清楚楚送到努儿哈赤手中。
所谓“凭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是建立在对明军动向一清二楚的前提下的,不然的话,有一层战争迷雾笼罩着,努儿哈赤怎么知道明军走什么路线,哪一路强,哪一路弱呢?
事前的情报刺探对明军来说基本为零,将领们还只是习惯在战场上派出斥候侦骑,大体上了解敌人的人数和战力就可以了。
最多再了解一下对方的粮草储备和军心是否稳定什么的,这样就算做了万全的准备。
至于如张守仁这般,事前有大量的准备工作,事发之时有充足的预判,对敌人的规模,线路,装备,士气,指挥,大体上都有一个了解之后,如何对敌做战,这岂不是很轻松的事了吗?
所谓的参谋制度成熟之后,军队做战靠的就是对武器装备的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