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中国海盗的战船最多是二百到三百吨的吨位,而且在船身及船帆的设计和使用上十分落后,唯一的优势和长处就是隆庆和万历年间大开海以来,下海贸易成为东南沿海致富的主流手段,所以不缺乏优秀的水手,当然,有开着炮舰做战经验的船长也是寥寥无已。
在与西方战舰的对决中,中国海盗的战船火炮数字只是人家的十分之一,指挥上也远远不及,战舰的速度和闪避性能也远远不如。
郑家能够克敌致胜,靠的就是火船战术。
当时的风帆战舰转动不灵,哪怕是最好的战船也不可能做到后来蒸汽时代的那些迅速快捷的闪避动作。
在洋面上,如果是顺着风和洋流而下,再好的战舰也躲避不及。
在几次大海战中,郑家的炮船被打的灰头土脸,但最后的胜利却是郑芝龙的。他所用的,就是火船顺风而下,在船头装上大量的易燃物品,然后用挠钩把敌船勾住,引火燃烧甚至是爆炸,这样一来,虽然小船是肯定保不住了,但是在爆炸和燃烧之前水手都跳水逃走,损失一只小船换一艘几百吨位的大战舰,这生意怎么看都是欧洲佬亏了。
这种战术,打的荷兰人灰头土脸,连接惨败,后来郑成功收复台湾与荷兰人战舰的对决中,也是使用了火船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