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外中国的兵器打造有一个误区,就是用煤多而不用木炭,粹火和除碳,一定是要用木炭才来的更好,钢火才更好,兵器的韧性才越佳,锋锐程度,自然也是不必说了。
    熔铁水后加热成钢,就需要大量的木炭,虽然有破坏环境之嫌,不过为了民族的百年大业,浮山这边的森林只好牺牲一下了。
    很多细节上的事情,张守仁也不是很清楚,他也不是正经的工科科班生,只是出于爱好和得益后世信息大爆炸才略知一些,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生铁转为熟铁精铁,再转为钢,这一套流程,他未必比一个熟手工匠懂得的更多。
    所以要大量的试验才行,在这个大炮制造十门成功二三门的时代,缺乏物资就是一个致命的瓶径,跨不过这个瓶径,想发展就难了。
    当然,他如果降低标准和要求,不是要给自己的军队最好的,就如刘泽清这样的军阀一样,□□是几千精锐,再裹挟两万民壮,一样能得到很大的发展,只是这样的道路已经证明了是行不通的,他要求的是自己改变历史潮流,逆天而行,而不是自己的一已富贵平安。
    要是为了后者,在鲁境发几年财,带几百人于天崩地裂时扬帆出海,吕宋诸地,都可以去得,搞不好数百年后,身家数百亿的大财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