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仁一边说,一边带着人往节堂方向走。
    一路上当然有不少人,都是向他行礼,神色是尊敬中带着肃穆,到这时,一伙莱芜矿工们才是明白,自己在和什么样的大人物打着交道。
    他们彼此都是交换着眼色,也是从对方的眼睛之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震惊之色。
    朝廷这样的大将,怎么自己操心开矿,还和自己一伙子最下等的矿工这么亲热?
    不过张守仁的热情,还有骨子里的那种平等视之的态度却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真诚,不是装出来的,不是大人物用着下人的时候刻意的那种客气和招拢的态度……而是……几个矿工头子也是颇有经历的人,但他们挠破头皮,也是形容不出来。
    其实张守仁得人心,被人拥戴,也是与他对人的这种态度有关。
    他说话的风格是直率爽朗,不藏着不掖着,十分痛快,有一种典型的军人的风格在里头。和人交谈,双目直视,态度诚恳而平等,没有丝毫的架子。
    这种平等的风格和态度,在当时就是和后世大熊猫一样的珍贵。
    因为在这个时代,等级制度是深入人心,行之不疑的。只有少数人,会刻意做出礼贤下士的态度,比如满清的皇太极对汉人降官降臣,就是刻意的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