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重东西过来,那就另外一说,得收费了。
就算这样,士兵的物品收费也是极低廉的价格,比起民间来要便宜的多,加上书信全免费,这也算是变相鼓励士兵们多写信,甚至是多在报纸上投稿发文章……除了锻炼笔墨,还能得稿费,士兵的稿子是优先发表的。
这也导致营中写信之风大行,识上几百字后,每个士兵都自己书写家信,给家人,或是给未过门的媳妇什么的,在自己写信的同时,也是鼓励家人上浮山营在各地办的扫盲班,一天识五个字,一年下来,最少看信回信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眼前这个上等兵,是这个什仅次于什长和两个伍长的老兵和精锐士兵。
大明军中,原本是兵分九等,这是戚继光的分法,对张守仁来说这个分法太繁琐,无此必要。
他就是按后世的办法,新入营的不管武艺高低,识字多少,一律列兵。
入营满一定日子了,就是三等兵,其中的优秀者为二等兵,再优者为上等兵。
上等兵的上头,就是军士,也是分很多种,特勤军士,长枪军士,火铳军士,一般军士就任伍长,军士长可任什长,两者等级相等。
这种定法,和大明的九等制略有相通之处,和后世的定级制度很相似,也简省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