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现在的行市,地不值钱,有能耐不交朝廷赋税和不给地方官府纳徭役的大户,那才是吸引人的所在。
黄榜下犹有活路,白榜下的摊派,加派,火耗,力役,种种杂派加在一起,往往就是黄榜正赋的十倍都不止。大户官绅,可以减免赋税,特别是地方摊派,根本可以不加理会,所以寄托到豪门之下,不论是国税地税,反正是由家主去操心,佃农就不必再管了。
所以自明中期之后,自己拥有土地当然是农民的终极梦想,但这个梦想代价太过沉重,更多的人选择给人当佃农。
象张守仁这样的大军头,势力强大,他家的佃农当然不会被人欺负,什么朝廷赋役也是不必加以理会,地方官稍有点智商都不会找张家的麻烦,当了他家的佃农,等于是有人遮风挡雨,再好不过。
对流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事更好的?
四六分成,也是最公道不过的分法了,很多地方都是五五分了,而且张守仁还知道流民没有办法,预先说明,可以帮着安家,提供子种耕牛农具。
这样的好事,哪儿找去?
“俺去,俺全家都去!”
“俺家有三个壮丁,俺爹,俺,俺弟,俺一家都去!”
“算俺家一户啊,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