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将大人,何时攻城?”
    将临清城从东到西至南门三面地方围了个严实,只有在北边的两个城门临靠大河,很难围拢,加上围三阙一的思想定势的影响,也没有多少人考虑把临清这样方圆十几里又有河道支流水门的城池真正围个水泄不通。
    现在这样已经足够了,一群队官兴高采烈的聚集到崔余身边……他们有的是东昌陆巡营的哨官,也有几个是崔余从登莱那边带过来的,还有就是从庄丁队官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
    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在三十到三十五之间,做为士兵年纪稍大,在体能上是走下坡,做为一个军官来说,却是年富力强,正当年的时候,无论是经验还是精力,都弥足珍贵。
    在队官们请示何时攻城的时候,崔余并没有立刻回答,他举着千里镜,打量着城头上的情形……情形毫无疑问对临清那边很糟糕,对攻城一方则很理想。
    守城的人并不会守城,根本不懂得守备城池的窍门何在,准备的东西又少也不专业,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只要挑两个点,一面佯攻,一面真的投入兵力,崔余有把握在一个时辰内凭借云梯蚁附攻城就把城池拿下来。
    火力压制加战斗意志和军事素养,他不是吹牛皮。
    但这样攻法却被崔余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