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带的大世族,世代应考,有关系网,甚至能揣摩到考题和大致的方向,主考官也多是江南一脉出身,明清之际,江南不少四五百年连续有读书应考中进士的人家,绝非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就因为山东文气不如江南,所以对所谓的读书种子,张溥等人自是更加重视。此番看遍浮山一带,对那些秀才生员,也是多有注意。
好在,县学州学都明显年年修葺,学官们拿着比在别处多两三倍的补贴,一个个穿着绸缎,脸上放着油光,别的府县,学官这种佐杂官儿,除非指望童生中了秀才,秀了中了举人时来送门生红包,五钱到一两的包封送到手时,才算有额外的收入,平时就指着一年十几石米二十几两银子过活,养活一家大小,还不能失了身份,日子过的是苦巴巴的。
登莱这里的学官日子过的好,秀才们领的膳米也多,学习的氛围当然不差。
但吴应箕知道,看到的只是表象。
更多的士绅被商业吸引了,胶州,莱州,登州,威海,登莱一带出海口多,张守仁一手开创了对外的海洋贸易,巨利之下,不少士绅之家已经不对田地有兴趣,转而将手中的藏银取出,开始造船和投身商业。
在浮山海边,到处都是砍伐下来的巨木,最早的已经晒了半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