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加上槊杆的弹性,可以把一个身高体壮的大汉挑飞出去。
    这样的利器,装备却是不多,第一是因为槊杆难制,没有经年之功很难得到合格的槊杆,若是用天然的白腊杆当然更佳,可惜白腊杆更为难得,川兵中有白腊杆兵,曾经打的东虏闻风丧胆,使虏骑损失惨重,不过被歼灭之后,大明也就没有什么成建制的白腊杆兵了。
    便是以马槊来说,北边重镇都十分难得,遑论其它。在以前的浮山军中,会使的不到二十人,连张守仁都摸不着窍门,几年功夫下来,最少是四五百人的突骑和少量的枪骑侦骑都会用马槊了,这就是难得的进步了。
    大明的武功,坦白说是远在汉唐之下的,中国的武装是由秦汉至唐为上升时期,自宋而明为下降时期,因为战乱和种种原因,不少工艺失传,战争的办法等等也为之失传,明的军户制度绝比不上周和唐的府兵制,边军的募兵制也绝比不上唐的募兵和健儿制度,只是在防范武将专权上比唐强的多,但副产品就是战争能力的下降。
    至于象宋那样,养兵百万全部为募兵,军官到士兵的待遇十分优厚,一个伙头兵就足够养活家小温饱,同时还养活大量的冗官冗员,皇室开销还十分浩大……这样的财政能力和动员能力,还有给军队打造装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