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司天监某位避世修行不为人知的定海神针,孤舟岛也有极为名声不显、修为极深的长辈常年在小玉山闭关苦修,这种事不算稀奇。
白行朴从贺安澜表情的变化就看出来他是误会了,正中下怀当然不肯解释,踱步上前指着桌上的宣纸问道:“看出什么来了?”
同样的一件事物看在不同的人眼里,感悟也就千差万别莫衷一是,这也就是那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之所在。
放在对陈无双没有半点好感的读书人眼里,难免会扼腕叹息,这些惨不忍睹的字迹暴殄天物,毁了七八张价值不菲的上好宣纸,委实值得惋惜;可在剑道修行上稍有建树的修士眼里,这几幅古篆大字一笔一划起承转合间都蕴藏着一股剑意,时而如草蛇灰线般蛰伏,时而如放鹤冲霄般豪壮。
把宣纸按照陈无双书写的先后顺序依次铺开,就不难发现字迹虽然拙劣,但从第一笔落下到最后一笔收势,行云流水的剑意犹如长江大河自西向东穿山过峡,张弛有度。
贺安澜没有评价少年剑意如何,而是答道:“无双对剑道的理解实在让人自愧不如,行为之精进可称一日千里,四境之期指日可待。”
陈无双深吸口气,收拾好心情换上笑脸,嘿声道:“那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