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太监手里竹竿粘尽的蝉鸣声,好像已经能听出诗词里凄凄切切的韵味,尾音断断续续,不忍听闻。
颧骨高高凸起更显得两腮凹陷,形销骨立的景祯皇帝呼吸声粗重而虚弱,龙椅一侧居然点起以往寒冬腊月用来取暖的炭炉,似乎那丛不断跳动的火苗,能让披着薄裘的九五之尊脸色好看一些。
御案上,摊开一张写满工整字迹的锦帛。
这种白底带银线暗纹的锦帛价值不菲,只有隶属于皇家的密探八百里加急禀报见闻时,为彰显事态紧急重要才有权使用,而且必须用特制的墨条研磨书写,才不会因墨迹晕染而斩卷,墨迹经久不会褪色,且淡淡墨香味道能保持月余不散。
执笔那人的字体是萧静岚很熟悉的馆阁体,横平竖直,看起来赏心悦目,只是笔锋顿挫之间明显少了些读书人宁折不弯的风骨,却多了几分摧眉折腰的谄媚之气,从头至尾洋洋洒洒近千字,在口谕平公公出手镇杀殿外那些无辜的内廷宦官之前,太子殿下捧着念过一遍。
按理说,这种密报绝对不可能由他人代笔或是润色,萧静岚挺惊讶陛下一力栽培出来的密探中竟有笔力如此雄奇者,千字之内,从柳同昌率军东出井水城、意欲攻袭溱川城开始,到郭奉平麾下将士如何斜出饮马川抢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