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几个匠人也是高兴,低声私语各个都有喜色。
林延潮听了点头,他压缩成本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学刊普,只要能识字的老百姓都能买得起地步。
林延潮又向其他弟子道:“自明此言甚善,你们觉得还有何改进之处吗?”
见贺字明提出一条建议就得到林延潮夸奖,众弟子们都是开动脑筋。
陶望龄向孙有功问道:“孙匠人一日可雕多少字?”
孙有功开口道:“一日从早到晚可雕得三百多字,小人雕板几十年,很少错字,但再快就易错了。还有我这儿子新学雕版不过数年,但两三百字也是不在话下。”
听孙有功这么说,贺自明道:“那一日以五百字计,学刊五千字需十日刻完,加上印刷装订,最少要十二日了,这还不算上编撰之功呢。”
几名弟子议论道:“是啊如此太慢了,先生在课堂上讲义,弟子都是立即摘抄,外面书肆都以银雇我们士子抄写讲义后,给他们一份,若等个十二日,恐怕京城里的读书人早就人手一份。”
一名弟子道:“这还不简单,我们禁止讲义外借就是,若是谁敢,我们就将他逐出学功堂。”
“这如何禁得了?就算能禁得夹带,若是记心甚好的,出了堂也可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