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汤显祖而言,写虽有此三好,但也有一不美之处,就是读书人写,被时人认为是低俗之事,不登大雅之堂。§笔趣库.BIQK.LA§如蒲松龄写聊斋时,就被昔日的同案,好友一路不解,质疑,嘲笑下来。
但汤显祖感念林延潮的赏识之恩,仍是一口应承下来道:“既是如此,汤某先试一试。”
林延潮见汤显祖答允,十分欣然,不知他是否有了牡丹亭的初稿,若是有这经典压卷,那么自己的燕京时报是不火也难啊。
林延潮问道:“义仍马上应承,胸中可有初稿?”
汤显祖点点头道:“确实一篇,数年前寓居京师,汤某读书之余,闲暇无事,读唐人传奇霍小玉传,于是一时手痒改写一戏剧。”
林延潮微微有几分惋惜,不是牡丹亭啊,但霍小玉又是哪一篇?霍小玉传自己自然是读过,讲得是才子佳人,最后才子负心,佳人含冤而逝的事。
不过这个结局太虐了,连载完会毒走不少自己报纸的读者的,这适合文青路线,不适合商业性质的报纸。
于是林延潮建议道:“汤兄,余亦读过霍小玉传,读后心底不忿,喜小玉之痴心,恨李益之负心。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矣,现实既是如此,何不在中,给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