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要与百官一并胁迫陛下吗?要陛下在百官与太后间两难吗?”
百官中,吏部尚书是可以与内阁大学士平起平坐,相互抗礼。
谁也没料到,严清这时挺身而出。大家也知道严清不是太后一党,也不是张四维他们一党,只是出来持中而言。
严清是怕朝堂上局势激化,而产生双方都不能承受的后果。
古往今来把这样的人,一律称为和事佬。
这时刑部尚书潘季驯也是出班道:“三位辅臣,此举不妥,还是请陛下与太后慢慢商量,你们这样算得什么事。”
潘季驯也是朝堂上之张党,因有党庇嫌疑,不时被御史弹章攻讦。
眼下在这时,却也站在严清一边。
严清和潘季驯都是不是怕事的人,只是这时候他们觉得应以大局为重。
还有户部尚书杨巍等数名九卿等高官出面支持严清,潘季驯,他们有的是正直君子,不忍天子为难,有的人则是怕事后太后降怒。
他们不是顾宪成,魏允中那等愣头青,身居高位多年,他们最怕就是见到这样朝局的动荡。他们对张四维,申时行利用百官请愿,为内阁争权的司马昭之心看得透彻,所以不愿站在他们一边。
但是阶下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