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吏部左右侍郎礼部左右侍郎,太子宾客,礼部尚书,詹事府詹事都可以直接奉诏入阁,往这里说部堂大人只有一步之遥了。”
梅家二人刚才所说的就是明朝的宰相选拔机制。
要成为内阁大学士,首先是出身翰林。
每科三百进士出了头三名自动成为翰林外,其余要经过庶吉士入阁。
庶吉士有储相之称,但不可以算真正的翰林。
唯有留馆的庶吉士才能称作翰林,庶吉士三年后留馆后,机会就大多了,但离真正的宰相预备班子,还差了老远。
要想进入宰相预备班子,翰林必须先成为翰林学士。
这方面三鼎甲出身,特别是状元出身,就比庶吉士升迁快多了。如林延潮三元及第,一进翰林院起点比万历二年的庶吉士还高。
当然万历二年,朝廷并没有设庶吉士,但如果有那么万历二年的庶吉士,要到三年后才能留馆,留馆后大多只能授检讨,运气好的授编修,修撰。
翰林院里升迁如此慢,大多数翰林都在熬资历过程中,要么老要么病,在这个位子别人还不会把你当作真正预备宰相。
直到翰林熬为翰林学士,才能真正的重视。
因为正五品翰林学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