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都不如日军的军队,和鬼子打堂堂正正的阵地战,几乎和自找失败没什么区别。八年抗战,八路军能越打越多,就是很明白这点。
延安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开展游击战,避实击虚,寻找弱点。蒋介石也明白空间换时间,可惜没有在战役战术层面转变思想观念。
以致在上海和南京消耗了的太多的精锐力量,训练有素的军队几乎消耗殆尽。当鬼子进入内地的时候,却没有像样的部队阻击作战。
大量的精锐部队伤亡,也让一些中央军将领开始害怕,不再敢和日军作战,形成恐惧心理。失败的论调开始蔓延,让很多在淞沪战场表现英勇的将领开始胆怯。
薛茹来自后世,又是一个军人,对这段历史还是有研究的。很清楚这样作战的弊端,所以她在淞沪的时候就不主张坚守,对撤退并不反感,只是想保存实力后撤。
南京同样是这种思想,对唐生智这种傻逼行为也就十分来气。同样也很了解日军,其实在战术上,日军也是十分落后的,所有作战方式和武器,还停留在一战时期水平,面对更加落后的中国和东南亚军事力量,日本可以很轻松的横扫这些地方,一旦对上美苏这样的国家,立即一败涂地。
和日军作战,只要战术灵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