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的套路,自发成为水军,按照固定格式发出一篇又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一天之内,复制黏贴带原创,发了少说有两三百的帖子,直到晚上图书馆关门,才红着眼睛、空着肚子离开。
天都不晓得他到底图的是什么。
到了第二天,网上的骂战还在继续发酵。
赵文迪不敢连续旷课,好不容易熬到放学,跟篮球队请了个假,逃了训练,又跑到去了图书馆。
兴许是前一天发泄得太过度了,第二天赵文迪再次坐在同一个位置上,看着网上骂秦风的帖子,忽然没了胃口。
他下意识地觉得,可能其他人和他一样,无非就是眼红罢了。
赵文迪不屑于和一群没文化的失败者同流合污,他要走自己的路。
于是在满脑子自力更生思维的引导下,赵文迪在瓯大的电子图书馆,敲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篇的标题——《雨夜狂*苏糖》,中间这个被屏蔽的字,内涵请自行理解。
那一天,赵文迪用文字满足了自己所有的生理要求。
从图书馆里出来,腿是软的,心是酥的,脑子是空的。
甚至于当时想象出的某些画面,赵文迪现在想起来,身体某处依然会无比激动。
“文迪!”耳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