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是他们的,那么既然是捞一把就走,又何妨让大家都来下下刀子呢,至于谁割得肉多,那就看谁的刀快好了。
当然,凭借着第一个动手的优势,他们相信自己的那一份儿是不会小了的。
道光二十三年,也就是一八四三年,上海正式开放。英国第一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一到上海,马上借口《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中,有允许英人携带家眷,寄居通商口岸,并可以租地建屋的规定,强迫清上海道台宫慕久同意将上海县外黄浦江边一百三十亩荒地租为英国领事馆用地。以后又强行将租地面积扩大到一千零八十亩,并规定在该地区内,英人可以向中国土地所有者私自租用土地。
这段关键性的历史虽然参与的人并不多,但是意义重大,关键事件也都是在一八四四年发生的,而却多是细碎的小事儿,可影响深远。一直到道光二十五年,也就是一八四五年,巴富尔胁迫宫慕久签订《上海租地章程》,也称《上海地皮章程》,于当年十一月初一日由宫慕久以道台告示方式正式公布才正式定型。章程二十三款,规定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场(也称李家庄,今北京东路)以南为英国租借地。租地、租屋洋商,应会商修建木石桥梁,植树护路,挖沟排水,雇用更夫。领事官